“风雪惊初霁,港城增暮寒”,鲁东大学“海岛行”团队12月13日应邀参加了“机遇·挑战·未来——RCEP与山东发展”学术沙龙。沙龙由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环渤海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等联合发起,来自浙江、山东等政府有关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学会、研究会的专家学者20余人受邀参加。
11月15日,历时8年曲折谈判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功签署,对于区域国家间的经贸合作,特别是疫情之下的经济复苏有重要意义。据悉,RCEP是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成员国包括东盟10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这15个成员国的总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约30%。疫情之后,亚洲国家在全球经济恢复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RCEP的签署预示着亚洲今后必将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RCEP成员国约占烟台进出口总额的42%。其中,日韩约占30%,并呈多方增长态势,韩国、日本已成为烟台第一、第三大外资来源国。这意味着,协定的签署给烟台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和影响。
在本次学术沙龙中,专家学者先后就“RCEP对山东‘十强’产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RCEP对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影响”、“山东(青岛、烟台、威海等沿海地区、城市)如何应对RCEP的机遇和挑战”、“山东如何深化和日韩等东北亚国家(地区)的交流与合作”、“RCEP与中日韩互联互通”、“山东如何深化和辽宁、东北地区的交流与合作”等主题开展了全面研讨。
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做了题为“区域联动建设“生态型”自贸港”的演讲,从建设背景、建设目标及实施对策三大方面深入探讨生态型自贸区应如何协同发展。烟台市芝罘区政协常委、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烟台晚报副总编李戎建议申报“东亚命运共同体(中日韩自贸区)论坛”,借势发展国际会展经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环渤海发展研究中心、鲁东大学教授刘良忠建议积极面向日韩等拓展北方海上丝绸之路,推动中日韩互联互通。
鲁东大学“海岛行”团队应邀参加沙龙并进行了主题分享,成员杨一洋兴奋地表示:“老师们关于RCEP高屋建瓴的观点让我受益颇丰,加深了我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认知,同时产生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社团成员,我将在全球化背景下,努力学习本领,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与会专家学者对“海岛行”团队六年来在非遗文化、海洋文化等领域所做的研究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撰稿:贺俊艳 审核:吕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