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26日,为增强学生对经济活动的亲身体验和直观认识、深化产教融合,推动经济理论教学与地方产业实践贯通发展,商学院组织经济学专业大一新生开展为期五天的专业认知实习活动。在系主任和班主任带领下,先后走进烟台京航科技园、夹河幸福新城展区、中电智谷园区等多家代表性企业与产业园区。本次活动由经济系主任、班主任和学业导师共同参与指导完成。

走进科技园区,感知技术创新驱动力
实习首日,同学们走进烟台北航科技园,深入兰德华等高新技术企业,详细了解物联网技术研发、智慧管理系统搭建等核心业务。企业负责人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了数字技术如何推动传统行业转型,以及企业如何依托技术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

学生们实地参观了智能装备制造生产车间,观摩自动化生产线运转流程,体会智能制造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有同学在专业认知实习心得中写道:“以前对‘产业集群’‘规模经济’等概念理解模糊,直到亲眼看到企业间协同合作、降低协作成本的实际场景,才真正体会到经济理论的现实意义。”
在牟健为空天影像博物馆,同学们通过牟健为先生亲身乘歼击机、轰炸机拍摄的珍贵影像,近距离回顾了我国航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壮丽征程。这段历史之旅,激发了同学们对低空经济广阔前景的无限想象,也让他们对低空产业链的战略意义有了更为纵深的历史维度理解。
探访城市新区,理解区域发展规划新理念
9月26日,师生一行来到夹河幸福新城展区,通过规划沙盘、产业图谱与动态演示,系统了解芝罘区在城市更新、产业布局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整体规划。工作人员重点阐释了新城以“产城融合”为理念,打造集居住、产业、服务于一体的城市新空间的发展路径,使学生们直观感受到区域经济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引领作用。
聚焦智造与数字新业态,洞察产业发展前沿
在中电智谷园区,师生们实地探访了这一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进展与产业生态。据园区负责人介绍,中电智谷聚焦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工业控制、工业视觉、软件与互联网等五大板块,致力于构建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目前,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同学们在参观中亲身体验了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实际应用,对数字时代下企业的运营模式与价值创造机制有了更具体的认知。

以知促行,知行合一:专业认知实习总结与展望
在为期五天的专业认知实习过程中,同学们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认真记录产业发展案例,积极提问交流,展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探索精神。不少学生表示,此次专业认知实习活动让同学们们“跳出课本”,不仅看到烟台在高新技术、城市规划和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成果,也更加明确未来学习的方向与职业目标。
专业认知实习是经济学专业学生接触社会、认知产业的重要窗口。通过实地走访、专题调研和座谈交流,同学们增强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意识,提升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后续,学院将指导学生系统梳理认知实习所得,推动“产业观察”与“专业理论”深度融合,真正做到“以知促行、以行践知”。
此次专业认知实习活动,是商学院推动校企协同育人的一次生动实践。未来,学院将继续拓展实践教学平台,完善“理论—实践—创新”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助力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锤炼专业能力,成长为既懂理论又善实践的高素质经济学人才,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撰稿:周欣悦 葛宝翔 卢希敖 谭若茜;摄影:徐启明;审核:徐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