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教职工84人,专任教师74人、行政人员10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8人,副教授2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9人,博士后8人,学院专任教师中博士比例占79.72%。专任教师中,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学科新秀1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负责人1人。硕士生导师43人,行业导师33人。拥有区域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研究基地、山东省环渤海海洋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多个省级以上研究平台,建有功能较齐全的商学实验实训中心、省级跨境电商培训基地和校外实践实训教学基地,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协同的应用型经济管理高级专门人才特色育人体系。
近五年,学院教师共发表包括SSCI、CSSCI等在内各类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北大核心及以上论文1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1部;获各类科研项目166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0项,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52项;横向项目70余项,立项科研总经费近1500余万元。获得各类科研奖励38项,其中山东省优秀社科成果特等奖并一等奖2项,三等奖6项,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9项。
近五年,学院共毕业学生3500余人,毕业生具有“基础扎实、应用性强、综合素质高”的特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高。其中,500多名学生成功考取双一流等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310余名学生出国留学深造,160余人通过公务员、选调生和事业单位等国家公职类考试,总体就业率高。组织开展创新创业类活动80场,竞赛宣讲会220场、经验分享会32次、参赛指导讨论会50余场,累计参加学生超过5000人次。在全国数学建模、大学生英语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中,获得国际级奖项1项,国家级奖励258人次,省部级奖励574人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课题立项100余项。学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创立公司10余家,其中一家企业年营业额超过600万。
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本科)学制四年管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开设于2000年,现有在校本科生300余人。2012年评为校优势特色建设专业,2018年获批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MTA),2020年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本科人才培养成果《需求嵌入、夯基赋能、师生共进:旅游管理本科实践育人体系重构与探索》获批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一等奖,2024年获批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重点领域教学改革试点项目(简称“111”计划)。经过近20年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已经形成了一支稳定的教学队伍,目前,旅游管理系共有任课教师17人,其中博士12人,硕士5人,均毕业于211、985等名校。基于多年的建设和教学改革与创新,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正处于成熟期,已经培养了1000余名本科毕业生和500余名专科毕业生,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旅游专业人才,在省内外旅游行业享有良好口碑和声誉,受到广泛欢迎。
本专业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结合旅游业发展实际,在山东省率先开设了旅游行业调查、地方旅游资源开发与景区规划设计等实践课程,开展了丰富的短期实践项目,在北京和胶东半岛地区建立了多个实习基地,为学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践育人平台,并且形成了“需求嵌入、夯基赋能、师生共进”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育人体系。实践育人过程中,学生通过服务2014年北京APEC峰会、2015年九三大阅兵、2019年世界老年旅游大会、2021年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社会活动,全面提升了多元实践能力,强化了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近年来,旅游管理专业聚焦“乡村振兴”、“海洋强国”、“一带一路”等对新型旅游人才的需求,深度服务于区域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区域旅游文化研究所等多元机构和平台,教师团队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9项,获批横向项目53项,获得立项经费共计600余万元,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700余人次,参与导师课题170余人次,获批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9项,其中15项获省级以上竞赛奖励,目前已初步形成传统文化挖掘与创新、滨海优质旅游调研与海岛游客行为调查、农旅融合与乡村振兴三大主题特色成果。
培养目标: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围绕旅游与文化、农业、工业、体育、康养等的跨界融合和新业态发展的需要,开设文旅企业数字化、文旅规划与创意策划两个专业方向,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创新精神,能够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经营、管理、策划、规划、咨询、培训、教育等工作的新型旅游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旅游学、旅游经济学、旅游消费行为学、旅游专业英语、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接待业管理、旅游法、旅游营销管理、旅游开发与规划管理、旅游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旅游信息技术等。
毕业去向:从事旅游教学科研和文旅相关企业中高级管理工作。可在政府管理部门、文旅及相关行业管理部门从事旅游数字化运营、旅游经济运行分析、旅游规划策划、旅游企业管理、旅游文化创意等工作。
经济学
经济学(本科)学制四年,经济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经济学专业开设于2006年,现有在校本科生400余人,2011年被列为“十二五”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2012年,与企业开展合作办学,设置金融服务与金融理财方向;2017年入选“十三五”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项目。2022年获批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拥有专任教师20人,均毕业于国内双一流高校和国外知名大学,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5%,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总数的90%,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水平较高、团结合作的专业教师队伍。近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获教育部高校优秀成果奖、省社科优秀成果特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0余项。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承担各类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与山东省发改委、商务厅、鲁商集团、烟台独角兽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等50余家企事业单位开展科研合作,提供咨询服务100余次。师资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持续提升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专业立足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等区域发展战略,设置了数字经济、金融与投资等方向,完善课程结构,充分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近年,经济学专业学生在全国“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数学建模、大学生英语竞赛等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300余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课题立项50余项。毕业生获校级以上优秀毕业论文18篇;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学生年均就业率达到98%以上,其中高质量就业学生达到50%以上。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经济专业人才,经济学专业学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97%以上。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育人为先,教学为本,服务地方”的办学思想,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扎实的经济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方法,熟悉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具有良好的国际视野,具备较强的创新素养与创新能力,多学科交叉的高素质经济学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应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经济史、经济学说史、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学、保险学、投资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当代中国经济、数字经济概论、经济建模与分析、管理学、会计学等。
毕业去向: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经济管理或教学科研工作。
2025年新增专业方向:经济学(数实融合方向)实验班
实验班依托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应用经济学重点学科优势,聚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国家战略需求,着力培养兼具经济学理论深度与数字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融合经济学核心课程与数字技术前沿内容,开设数字经济概论、数字金融、经济数据挖掘与分析、大数据可视化、机器学习等前沿课程。毕业生面向数字金融、工业互联网及政策研究领域,就业前景广阔。

国际经济与贸易
(含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学制四年,经济学学士学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于2001年,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两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专业本科、硕士研究生等在校生近400人。专业专任教师共1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15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有7人。
本专业始终聚焦中国对外开放前沿理论和实践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本专业在山东率先开展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是“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建有“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基地”,所培养人才获国家、省部级实践比赛一、二等奖百余项。专业获批“十三五”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项目。
培养目标:围绕国家对外开放新格局发展战略,对接本地区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积极响应国际贸易理论创新、业态演化的人才需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宗旨,以新文科建设为核心目标,培养能够在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从事国际贸易经营运作、管理、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理论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
平台课程:高等数学、Python、应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社会经济调查与研究方法、财务管理。
实践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与融资、国际贸易与投资规则、国际商法、国际商务、国际市场营销、跨境电子商务、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数字贸易等。
毕业去向:毕业后有能力胜任政府、事业单位及国企、外企、民企与国际商务(国际贸易或国际投资)有关的行政管理、员工管理、营销策划、商务洽谈、业务推广及其相关工作,有能力通过深造胜任大中小学校及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行政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