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     学院首页     联系我们    
讲师
张行发
发布时间:2025-09-11 14:53    点击:[]

姓名:张行发                          

性别:男

籍贯:山东省临沂市

民族: 汉族

学位:管理学博士                  

职称:讲师

所属系:旅游管理                   

E-mail:973766621@qq.com

联系地址:鲁东大学东校区商学院办公楼207

研究方向:乡村旅游、城乡互动、流动性治理、新内生发展

主讲课程: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

   

张行发,鲁东大学商学院教师,管理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乡村旅游、城乡互动、流动性治理、新内生发展。近五年在《自然资源学报》、《人文地理》、《农业经济问题》、《地域研究与开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等课题多项。

  

2020.9——2024.07  南开大学  旅游管理  管理学博士

  

2024.08——至今  鲁东大学商学院,教师

2019.7——2020.7  天津城建大学,教师

  

学术论文:

[1]张行发,黄成昆,徐虹,等.村企合作驱动旅游型乡村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与机制——以山东省中郝峪村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5,40(08):2234-2251.(CSSCI来源期刊,中国百杰期刊,卓越期刊)

[2]张行发,徐虹.新内源发展:乡村旅游驱动贫困村迈向共同富裕的“郝峪模式”[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3(06):94-103.(CSSCI来源期刊)

[3]张行发,徐虹.乡村旅游地“村庄经营”的行动逻辑与模式——集体行动理论下的典型案例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45(08):62-70.(CSSCI来源期刊)

[4]徐虹,张行发.人—地—业—治:乡村旅游研究的一个整合性理论框架[J].旅游导刊,2023,7(06):1-21.(通讯作者,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旅游管理》2024年第3期全文转载)

[5]张行发,徐虹.新型村集体经济何以带动乡村共同富裕?——基于ANT视角的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06):11-19.(CSSCI来源期刊)

[6]张行发,徐虹,张妍.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新内生发展理论视角——以贵州省Y县为案例[J].当代经济管理,2021,43(10):31-39.(CSSCI来源期刊,下载10232,被引145次)

[7]张行发,徐虹.返乡精英助推乡村共同富裕的行动逻辑与实现机制——中郝峪村案例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25,(02):122-132.(CSSCI来源期刊)

[8]张行发,徐虹,王彩彩.新发展阶段农民农村迈向共同富裕的困境、案例分析及实践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3(07):233-240.(CSSCI来源期刊)

[9]徐虹,张行发.乡村旅游社区新内源性发展:内在逻辑、多重困境与实践探索[J].现代经济探讨,2022,(01):114-123.(CSSCI来源期刊)

[10]徐虹,张行发.国内社区参与旅游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知识图谱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2(08):218-228.(CSSCI来源期刊)

[11]王庆生,张行发,郭静.基于共生理论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和路径优化研究——以山东省沂南县竹泉村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38(03):108-112.(通讯作者,北大核心,CSSCI扩展,被引140次)

[12]张行发,徐虹.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评述与展望(2005-2020年)——基于VOSviewer的可视化分析[J].林业经济,2021,43(01):83-96.(北大核心)

[13]黄成昆,张行发,徐虹.农俗文化景观符号化运作下的传统村落旅游地方营造——以江西婺源县篁岭村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4,39(08):1974-1992.(CSSCI来源期刊,中国百杰期刊,卓越期刊)

[14]张行发,郭静,王庆生.基于活化利用视角下的古村旅游开发研究——以邹城上九山村为例[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0(04):18-23+28.

[15]王庆生,张行发.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现实困境与路径[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05):77-82.(被引157次)

[16]徐虹,张妍,张行发,等.价值共创视角下公司社会创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23,(11):63-75.(CSSCI来源期刊)

中央和省级报刊理论版:

[1]王庆生,张行发.保护传统村落 助推乡村振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3-05.

[2]张行发,徐虹.推动非遗生产性保护 激活地方内生发展动力.[N].农民日报(三农论坛),2023-11-18.

[3]徐虹,张行发.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助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N].天津日报,2023-04-28.

[4]张行发,王庆生.社区增权化解乡村旅游目的地脱贫村民返贫风险的有效路径[N].中国旅游报,2020-06-05.

[5]张行发,徐虹等.发挥乡村旅游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作用[N].中国旅游报,2023-03-29.

[6]张行发,徐虹等.精明增长理论视角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N].中国旅游报,2023-01-25.

[7]张行发.新时期乡村旅游发展要把握好三个着力点[N].中国旅游报,2021-05-25.

[8]张行发.发展旅游业可为传统村落增强造血功能[N].中国旅游报,2020-06-30.

[9]张行发.山东淄博中郝峪村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N].中国旅游报,2022-09-09.

[10]徐虹,张行发.建设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释放乡村旅游共富效应[N].中国旅游报,2023-12-21.

[11]张行发,徐虹.推进乡村新内生式发展 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N].农民日报(三农论坛),2024-08-31.

[12]张行发,徐虹.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N].中国旅游报,2025-03-17.

  

1. 主持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型英才培养项目:旅游精准扶贫收益分配机制研究—以沂蒙山区为例(省部级,结项)

2. 主持山东省社科:山东省农文旅融合发展赋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机制与路径研究(省级,在研)

3. 主持烟台市社科:农文旅深度融合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结项)

4. 主持天津市社科联课题“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地大学生回乡双创的影响因素”(结项)

5. 主持南开大学研究生理论宣讲课题“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基因与路线图”(校级,结项)

6.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数字赋能乡村旅游小企业生存韧性的作用机理与重塑路径研究”(第三参与人,在研)

7. 参与文化和旅游部课题“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结项)

8. 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流动性视角下乡村旅游地空间善治的机制与路径研究”(第三参与人,在研)

9.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区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管理创新研究”(结项)

  

1.入选原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研究型英才”培养计划

2.获天津市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多项

下一条:谭乐霖

版权所有:鲁东大学商学院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红旗中路186号

邮政编码:264000  电话:0535-6697533


  • 关注商院微信